法定继承的法律问题
2023-02-21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合法有效继承。 一、法定继承的法律特征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中,可参加继承的继承人、继承人参加继承的顺序、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以及遗产的...
民间借贷纠纷常见法律问题
2023-02-14
一、什么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民间借贷是除了金融机构贷款以外的发生在公民之间、公民与其他企业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民间借贷是发生在公民(自然人)之间的借贷。除此之外,民间借贷还包括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企业为了生产经营需要而相互拆...
浅析民事执行问题
2023-01-31
民事执行难问题,不仅与人民法院执行部门、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律师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在民事案件执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破解执行难问题,需要人民法院、人民政府及案件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共同建设法治、诚信、和谐的社会。笔者结合通过参与有关案件执行的实践,对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给出以下拙见,难免...
浅析抵押贷款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担保风险
2023-01-31
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一项金融工具,在支农服务中逐渐起到重要的作用。信贷人员在办理抵押贷款时能严把抵押担保人资格的审查、抵押资产评估、抵押物登记等重要关口,但抵押贷款的风险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法律风险上。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研究信用社抵押贷款法律风险的表现,构建其防范对策,对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确保金融...
论契约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作用
2023-01-29
一、契约精神的概念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契约”词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义为交易,其本质是一种契约自由的理念。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及其内在的原则,是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是重视规则、尊重规则的意识。二、契约精神与法治社会的关系(一)契约精神与法治精神契约精神与法治是...
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谁来承担
2023-01-29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离婚率也随之不断上升,于是产生了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由原来父母共同照顾抚养,变成了父母一方独立抚养照顾,而孩子长大至成年期间的抚养费用是持续且整体比较多的一项费用。在法律上父母双方都是有支付孩子抚养费用的责任和义务的,一般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需要额外支付给对方抚养费,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要...
“居住权”的典型案例汇编
2023-01-29
《民法典》物权编第十四章新增居住权制度,民事主体可通过合同、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居住权制度的确立对实现“住有所居”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本文整理的都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发布的与居住权相关典型案例,呈现居住权制度相关热点问题,具体包括居住权执行、居住权确认、离婚妇女及老年人居住权保护等内容,以供...
对执行异议的分析
2023-01-29
当事人、案外人在执行程序中如果对执行行为或标的等有异议,可以通过哪些合理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呢?具体救济方式是如何规定的?涉及执行异议时,对执行行为异议、执行标的异议,又有什么区别?执行异议属于执行救济程序,是强制执行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根据执行行为侵害的权益及具体救济方式不同,可以将执行救济分为程序上的执行救济和...
Copyright © 2015-2024 上海陆同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